为促使学生全面系统的学好文化课基础,作业的巩固强化功能真正实现,达到训练的有效化,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现对公共基础课分层教学作出如下几点规定。
1教师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选择和设计例题与练习,有意识地把课堂内容安排有梯度,课堂教学中分层布置课内外的练习。
A层作业:适当地增加难度进行变式练习,达到课标要求的能力,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课标的较高要求。
B层作业:重在巩固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视为基础练习。
2.学生方面: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每个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等)将学生分为二层:
A层: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高,基础扎实,整体素质较高。
B层: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差,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成绩忽起忽落不稳定,但潜力较大。
相应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层次的作业。
3.教师不要刻意把学生分出等级,由此造成学生心理定势,造成“我是优等生”、“你是困难生”的思维定势,慢慢会造成惰性,失去竞争意识。
4.教师不指定哪些学生做哪个层次作业,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避免挫伤学生自尊心,也减轻作业负担。
(1)分层作业:教师精心选习题,分量恰当、难易适度,增加探索和创新题。根据目标层次和学生层次,制定对应的分层练习题,使相关练习置于各种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业分层要有梯度,在学生自主作业、自愿达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向高层目标发展。设计每个学生作业学分制,能自主完成比自己原有的更高层次的作业,可以“加分”予以鼓励。
(2)分层评价:用多种形式反馈,考查各层次学生情况,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于肯定。要创造机会让每层次的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可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013年12月 |
当前位置:系部首页 > 教学园地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