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先跟后带是一种咨询策略,运用在师生沟通方面,主要是启发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情绪、附和学生的话语、认同学生的动机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期待,点破学生的局限,引领学生畅想未来,从而提高师生沟
师生沟通的有效与否,是决定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教育中如果缺乏沟通,则学生的“心事”教师很难猜透,教师的“柔情”学生永远不懂。不过,由于师生之间在价值观、偏好、需求等方面经常会有冲突,在年龄、阅历方面又存在必然差距,沟通要想顺畅颇为不易。先跟后带,是心理咨询中用得较多的策略,许多咨询师借助这个策略,巧妙地和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来访者的个人成长。如果教师也能领会其中的要点,相信也可以改善师生沟通现状。
所谓“先跟”,就是建立亲和感,去肯定和配合对方的信念、价值观,运用当事人自己的感知模式去引导当事人的一种方法,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寻找共同点。在人际沟通中,寻找两个人的共同点可以促进更深层次的交流;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若想真正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寻找共同点则是一种更显重要的手段。只是,由于身份及立场不同,教师与学生在信念、价值观等方面往往存在分歧。“先跟”,是否就是毫无原则地说些假话,一味认同学生的观点呢?当然不是!我们完全可以维持与学生不一致的立场,同时可以运用一些说话的技巧,让学生感到你在认同他。
1.肯定学生的情绪
学生来到教师面前,总会带着一份情绪,或是愤怒,或是担心,或是忧伤等。这份情绪为师生的沟通奠定了底色。可惜,许多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情绪,开门见山地说服教育;也有些教师虽然看到学生有情绪,但总不以为然,用“别哭了,没什么大不了事”等话语轻描淡写地劝告学生不要有情绪;甚至有教师认为学生不应该有情绪,对方应因此而受罚,用“再哭就……”等话语来恐吓学生。对学生情绪的排斥或忽视,常常会引起学生的阻抗和退缩。肯定学生的情绪,就是接受对方的情绪状态,不管因为什么事使到学生出现情绪,都假定该事对学生的重要程度很高,因而学生表现出来的情绪是恰当的。如我们先对学生说“看到你这样悲伤,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发生了,可以告诉我吗?”“我感受到你十分愤怒,可以与我谈谈吗?”等,这样的话语虽然很简单,却充分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能够让学生感受被接纳,自然能在沟通之始,就获得学生的认同。
不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响应你的话语,要说事情的内容、始末、谁对谁错时等,我们要立刻用下面的话语促使他先分享感受: “哦,怪不得你这样反应啦!你心里现在觉得怎样?” “原来是这些使你这样不开心。来,先告诉我你内心的感觉怎样。”因为人在情绪状态下,很难对事件有理性的判断,先诉说事件,只会越说情绪越大。当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内心感受时,就容易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当教师观察出学生的声调和表情渐转温和,便可以引导他说出事情内容和对事情的看法了。
2.附和学生的话语
倾听是沟通的基础。师生沟通不畅有一重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诉说。有些老师甚至都不给学生申辩的机会,只是一味地指责学生,自然容易激发学生逆反。让学生感受到你在认真聆听他的倾诉,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附和他的话语,即重复对方所说的话语。一般来说,附和说话的技巧有三种方式:取同,把焦点放在学生说话中他与你一致的地方;取异,把焦点放在学生说话中他与你不同的部份;全部,先接受对方全部的说话。比如教师对学生说:“平时多与同学交往,当有困难时,同学就会帮助你。”学生却抱怨:“平时我也和同学交往,但是每当有困难时,同学们常常只是看我的笑话。”这时,教师就可以分别采取上述三种方式来附和。取同式:“噢,原来你平时也经常和同学交往了,平时的交往,你是做些什么表示对他们的关心的?”取异式:“你觉得自己遇到困难时,同学们会笑话你,我猜你想得到他们的关心吧。”全部式:“不光你这样说,也有一些同学曾向我抱怨,自己感觉平时对同学不错,当遇到困难却没有人愿意帮助自己。不过当他们仔细反思时,却发现自己与同学交往的方式需要改进,你的情况会是怎样的呢?”不难看出,随着教师的附和,学生可以更大胆地敞开心扉,沟通的话题就能够深入地进行了。
3.认同学生的动机
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不能达到效果。明白了这点,我们可以先了解和接受一个人的动机,再拒绝他的不良行为。这个人会因感到我们接受他,而愿意改变他的行为。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先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并由此深层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去为能够真正满足需要而做出改变。如何了解学生的动机呢?针对学生的行为,我们可以不断地用“这可以为你带来什么”等问句去引导学生自己追溯行为背后隐藏着的深层动机。
如某学生打架,教师问他:打架能给你带来什么,使得你当时一定要这样做?学生开始可能只会就事论事,说他先打我的,我若不打他,会被人看不起等。随着教师不断地追问,学生慢慢就能觉察到,原来当时是想通过打架显示自己也是有尊严、有能力的。一个人希望证明自己是有尊严有能力的,这样的动机有错吗?当然没有。当教师引导学生看到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时,就可以加以认同:噢,原来你也不想打架,只是想证明自己是个有尊严有能力的学生。相信每位学生听到教师这样的话语后,都会为教师的理解而受感动。
当然,“跟”只是教育的开始。我们之所以和学生找共同点,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与动机,有机引领学生接受我们的教育影响,改善学生的现状,这就必须在“先跟”的基础上再“后带”。所谓带,就是引导,即带领学生去你想他去的方向,让学生具备更佳的行为和情感体验。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后,我们便可以从三个方向去引导学生成长。
(1)从学生的期待出发:你希望怎么样?
做事情总是追求得到某种效果。光强调做法正确或者有道理而不顾是否没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中学生的行为常常受情绪所支配,冲动,易激惹,在言行中往往只是泄一时之气,教师可以通过“你希望怎么样”“不想这样,希望怎样”“这样做有效果吗”等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觉察自己的真正需求。如学生抱怨:“数学老师找我麻烦,我真恨他!”当我们与他建立了亲和感后,便可以引导学生从抱怨转向期待:“如果不找你麻烦,你会希望他怎样对待你?”或者“如果情况可以不同,你希望他跟你的关系是怎样,你会比较喜欢?”顺着这样的思路,学生的情绪就可以疏解,并可能觉察出自己的盲点。再如上例打架的孩子,当我们理清他的深层动机后,就可以引导其反思:这样做有效果吗?打架违反校纪、影响班风、破坏自己形象,真的能够让自己在班级中获得尊严得到欣赏吗?可能不会!
(2)从学生的局限出发:有其他的可能性吗?
中学生受认知水平所限,对事情的看法往往不全面;受生活经验所限,处理问题的策略也很单一。在和他们沟通时,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也不想这样做,可是没办法”。其实,所谓没办法,只是指我们已知的办法都行不通。还有许多我们暂时不知道的办法在等着我们去探索。学生陷入困境,往往是因为处理事情只知道用一种做法,并固执地认定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其实,有多的做法,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有选择就是有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在沟通中多引导学生去发散地思考:有其他的可能性吗?如上例中打架的学生,教师最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除了打架,有没有其他的一些行动方式也能满足自尊的需要。甚至,我们可以通过“如果重新来过,你可想到其它的处理方法吗”“为了避免同样的不如意情况出现,你可以做些什么来预防”等问句来帮助学生想出其它的处理方法,使到在将来类似情况出现时他有更好的应付能力。
(3)从学生的未来出发:你想有怎样的明天?
学生往往只看到眼前的自己,言行举止常常受自己当下的处境影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人生长河的背景中去看待自己目前这一小段生活,从而让他们明确目标,确定方向,激发向上的动力。如让惹是生非的学生思考:继续这样下去 ,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以醍醐灌顶;让前途迷茫的学生思考:三年后你希望自己在哪里?六年后?十年后呢,以坚定目标;让自暴自弃的学生思考:你想有怎样的明天?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一个信念:你可以不完美,同时你仍然可以拥有美好的明天。只有学生认同这个观念,我们才可以让他自悟:想明天比昨天更好,必须用与昨天不同的做法。做法有不同,结果才会有不同。祈望别人改变才能使自己更好,倒不如想想自己怎样改变才能取得效果。
总之,学生产生一些负面想法或做出一些负面行为,往往是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所限,对事件看得不够清晰、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不够长远等所致。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如果能够遵循先跟后带的原则,深入探究,有机引导,自然能够打开学生心扉,催化成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