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不容缺位
日期:2021-06-02 

 

   有两个观点与大家分享,一个是“每个人的生命,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幸或是不幸,都很宝贵”;另一个是“每个人都负有使自己的生活越过越好的特殊责任”。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泰戈尔的话启发我们,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是发展生命、完善生命,并最终使得个体生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获得幸福人生的伟大事业。对于当代的学生来说,有关生命的教育,仍十分缺失。正如记者采访时一位学生所说,“学校教育,教会我们爱祖国、爱他人,却并未教会我们爱自己。”

   当代中国的教育在学生的“知识增长”方面抓得很有成效,但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方面存在缺陷,这是生命教育在当下提出、并推广的现实背景。

   有专家指出,当代中国学生生命困顿,主要表现在生命价值的缺失与生活意义的迷惘上。学业、就业、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不少学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迷惘”、“纠结”、“囧”等生命困顿的表现。

   从生命和教育的本质看待生命教育的意义

  “第一个月,我要带好朋友轮流照顾我的妈妈。第二个月,我会观察他们做得好不好。第三个月,我会渐渐离开妈妈……”这是乌鲁木齐八一中学的一位高二男生,在完成心理教师布置的“假如生命只有最后三个月,你打算怎么安排时间”的作业时,写下的答案。这份作业是近日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专职心理教师胡洁,在《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主题课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胡洁说,“当学生们明白生命可贵的时候,就会慎重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她的话,是在启发我们从生命和教育的本质来看待生命教育的意义。

   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将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正式提出。我国开始关注生命教育的时间较晚,从本世纪初逐渐起步,但还多停留于安全教育和灾难教育上。

   其实,从生命和教育的本质来看,生命教育的范畴是丰富而多元的。不仅包括生命历程教育,还包括生命安全教育以及生命价值教育。有专家指出,生命历程的教育,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于生命起源、成长过程和死亡的接触,认识到生命的不可替代,从而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生命安全教育,是旨在提高学生突发事件自救的技能,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生命价值教育,是力求通过学生体验生命的美好,了解作为生命个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主动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生命不能孤立存在,只能存在于关系之中。没有关系,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每个生命本身都是其个体生命与周围生命个体、所处环境的共在。”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刘慧教授曾撰文指出,“生命教育要培养人的生命整体观,引导人们将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放在生命世界的关系之中,以生命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生命关系,使生命更好地存在与发展。”

  这个观点在特殊教育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在特殊教育中,有这样一个共识,就像无法拒绝刮风下雨一样,人类无论怎样进步,也不能避免智力缺陷者的产生,让健全者与智力缺陷者和谐共处,不仅对后者是有益的,更对健全者有益,可以让健全者更理性地看待生命个体的不同,更完整地了解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培养的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能力

  “生命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意识并将其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其次才是创造美好人生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能力以充满自信的理性力量和充满热情的道德良心去创造自己满意的人生。”肖川这样阐释生命教育的效果。

   什么是生命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国外开展生命教育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记者了解到,美国生命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生命意识、生命关系、个人承受力和生命价值四个方面来设定。主要内容包括死亡教育、品格教育、挫折教育、生计教育、个性化教育等,不以独立学科的形式存在,多渗透于其他学科之中。英国生命教育课程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以公民教育为主,辅之以健康教育课程;另一个是生命关系的教育,包含关注自我生命、关注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关注自我生命与社会、关注自我生命与环境四个层面,旨在让学生学会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与他人、社会、环境和谐相处。

   我国生命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要使生命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重视,大力宣传生命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引起学术界和一线教育者的重视,大力开展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专家建议,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生命问题和接受程度,确定相应的生命教育内容。同时,采取多种途径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进行生命教育,并加强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和教材开发,以保证生命教育系统工程的完善。

 

 

【打印本文】

手机扫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