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日期:2018-10-17 

  

1.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辅导老师的事

学校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了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他们的事,与别人关系不大。其实不然,搞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求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还需要班主任及其他教师的参与,并且,学校领导、教师、后勤服务人员也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单靠辅导老师孤军作战,难以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试

在实践中,把开展心理测试作为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的学校确有不少,其实这种做法虽有利于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但也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许多跗面影响。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知道,致使许多学校在选择心理测验量表和实施心理测验的过程中,都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另外,学校对测验结果缺乏科学的认识与正确的处理方法,将结果随意的公开,或以此给学生分类、贴标签。这些都在有意无意间伤害了学习学生和家长,完全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3.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事实上,由于专业能力的限制及时间、精力的局限,很多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的教师承受不了这一任务。他们感到力不从心,并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需要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的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对中职学校非心理毕业的教师来讲,在短期内完成这门专业的学习并很快投入工作是不现实的。此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因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体现“重全体,重预防,重教育,重发展”的思想,而不应仅仅是满足个别学生和家长的特殊需要,心理咨询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和唯一形式。

 

【打印本文】

手机扫描访问